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统筹发展和安全:概念演化与理论转化
  • [摘要]发展和安全是困扰国家治理和人类进步的重大难题;能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关系人民福祉、国家兴衰和历史走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创新理论,强调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评估-战略规划-战略实施”的战略管理分析框架,用时代主题、政策导向、行动策略三个指标分别来测度环境评估、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的情况,刻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展和安全关系的演进过程,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的提出过程。研究发现,随着时代主题和国家政策导向发生变化,我国在发展和安全关系的处理上先后经历了以避免挨打为中心的生存型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安全(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发展和安全并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大阶段,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
  • 钟开斌
  • 全文[ PDF 1625089.0 MB ] 2022.3(7):74-87  共有 525 人次浏览
  • 列宁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的政治启示
  • [摘要]列宁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内容,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思想。这一思想从如何克服与超越无产阶级自发性这一问题展开,认为工人阶级“最初碰到”的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工人阶级的自发性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运动。只有在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下,通过“自我革命”等方式摆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发展出“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无产阶级才能从自发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执政条件下,尤其是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面对小商品生产和私人资本的长期存在,列宁更加重视严格管党、治党、清党的问题,在党的组织建设中注重区分究竟是为了“个人好处”入党还是为了“共产主义”愿意“自我牺牲”而入党,制定严格的党员标准,通过增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组织性、纪律性来解决“谁战胜谁”这一根本性问题。列宁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对推进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孙夺
  • 全文[ PDF 1831132.0 MB ] 2023.2(8):74-87  共有 245 人次浏览
  • 治理重心下移的“关系梗阻”及“疏通路径”
  • [摘要]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并非简单地向基层“放权、送物、派人”,而是在科层体制内部,以及科层体系与社会网络之间的系列关系和结构中展开的改革过程。乡镇(街道)政府作为基层政府与市县(区)两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层级关系、乡镇(街道)政府作为属地管理主体与县(区)职能部门派驻机构之间的“条块”关系、乡镇(街道)政府作为行政体系的末梢与社区自组织之间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制约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基本结构性关系。这三重关系中存在着的“梗阻”,导致了“选择性下移”“形式化下移”和“非均衡性下移”等现象,治理重心下移改革并未完全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从厘清基层政府间的层级职责关系、创新“条块”协同治理机制、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格局等方面疏通“梗阻”,使治理重心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效。
  • 李忠汉
  • 全文[ PDF 1203134.0 MB ] 2021.6(6):75-84  共有 1044 人次浏览
  • 当代中国政党领导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摘要]中国的领导体制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也是决定国家治理能力尤其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当代中国政党领导体制是在长期革命的历史中形成的,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近代中国面临的生存危机和权威危机,实现了政治权威的创造性重建。中国政党领导体制以新型政党制度作为制度基础,由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领导权,在领导原则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领导结构上确立了党、政、军、群、法之间的结构体系,在领导权运行机制上采用民主集中制,在领导方法上实行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党领导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进领导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中国政党领导体制不是所谓的威权体制,那些将其界定为威权体制的观点都未能准确地、科学地描述和分析中国的领导体制。通过政党领导体制,中国实现了从近代“中国之乱”到当代“中国之治”的转变,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了人权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
  • 彭斌、周光辉
  • 全文[ PDF 1653560.0 MB ] 2021.4(6):75-87  共有 542 人次浏览
  • 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理论:历程、议题及趋势
  • [摘要]民主理论诞生于民主实践,又指导着民主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理论发展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世纪之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三个关键时期,其间的系列民主制度创新实践助推了民主理论与知识的累积性发展。学术界着重对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基层民主”和“协商民主”等主要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抑或争论,甄别和厘清了相应民主理论议题的核心和实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理论发展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既有民主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也有不同民主思想碰撞下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坚持和完善,更有理论界围绕民主理论问题的不断反思超越。中国民主理论研究在议题、视角、方法和立场上都日趋成熟和完善,呈现出从理想感性向务实理性、从宏观价值层面向中观或微观技术层面、从规范向规范与实证相结合、从话语体系的“西方化”向“本土化”转变等发展趋势。
  • 李俊
  • 全文[ PDF 1845.0 MB ] 2020.6(5):75-88  共有 607 人次浏览
  • “倡导-选择”型创新扩散——基于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制度创新扩散的...
  • [摘要]制度创新的扩散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既有文献主要从晋升激励、横纵关系和条块差异视角来解释创新扩散。然而,这些理论无法解释十八大以来政协系统制度创新的扩散。本文通过多案例比较,提出“倡导-选择”型创新扩散概念,探讨政协制度创新扩散的特点和机制。一方面,人民政协制度创新扩散是倡导型的,有别于“试点-推广型”纵向扩散或“自主学习型”横向扩散模式;另一方面,人民政协制度创新扩散是选择性的,学习者受到资源整合能力的约束,采取选择性学习策略,这使得人民政协制度创新的扩散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性。在此过程中,制度创新与既有制度资源相辅相成,推动了人民政协在新时代的发展。
  • 谈火生 于晓虹
  • 全文[ PDF 1301758.0 MB ] 2022.6(7):75-85  共有 181 人次浏览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社会思潮——阶段与本质
  • [摘要]社会思潮是社会现实在思想领域中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先后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呈现出三种理论光谱: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单一型”理论光谱,二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到2010年前后的“对立型”理论光谱,三是2010年至今的“弥散型”理论光谱。这些发展阶段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即从“相对单一”向“相对多元”再向“高度多元”社会结构的转换。每一种社会思潮都反映了特定群体的利益,旨在影响道路或政策选择。“发展”和“引领”是应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基本途径,即以发展消解社会思潮的存在基础,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发展。
  • 郭忠华
  • 全文[ PDF 1782036.0 MB ] 2022.4(7):76-88  共有 480 人次浏览
  •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进的历史逻辑
  • [摘要]从总体性二元合一走向分化性二元合一,解决分化与耦合两个方面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进的总体态势。运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可以发现,演进历经让渡与承接、规范与依附、激活与协同等阶段,由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功能性界分,到基于责任结构整合的政会功能黏附,逐渐发展为基于全面结构整合的政会功能分化与耦合。演进的基本逻辑,是政府主导下功能演变与结构调整的互动,即由政府主导的演进轨道、由功能演变与结构调整互动而构成的演进机制。展望未来,分化性二元合一体系的完善,必须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要求,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打造共建、共治与共享的结构功能系统,实现基于责任结构契合的功能目标一致、基于权力结构合理的功能形式耦合、基于利益结构规范的功能输出互益。
  • 苏曦凌
  • 全文[ PDF 1756.0 MB ] 2020.2(5):76-89  共有 701 人次浏览
  • 条块差异与公共服务政策的扩散
  • [摘要]政策扩散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政府间关系影响政策扩散,然而,我们需要突破地方政府整体性的视角,深入探究政府的内部结构。对2014—2020年间“城市书房”政策扩散的案例分析表明,政策类型是讨论政策扩散的前置性条件,政策扩散的空间效果差异源于政府内部的条块互动与条条互动之间的差异。公共服务类政策区别于经济类政策,条块之间与条条之间在事权认可、财政资源、激励考核机制上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导致政策扩散的空间效果不同。条块互动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资源、激励考核,从而影响政策扩散的范围,促进“传染性扩散”,表现为“向邻学习”;条条互动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权认可,从而影响政策扩散的层级,促进“迁移性扩散”,表现为“向强学习”。
  • 吕芳
  • 全文[ PDF 1446917.0 MB ] 2021.5(6):77-88  共有 1125 人次浏览
  • 政治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阐释:理论前提、问题域与实践性诠释
  • [摘要]当前,政治话语问题不断显现,政治学研究应该高度关注政治话语分析。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向碎片化、复杂化、隐性化发展,不仅应该注重分析工具的选择与运用,而且应该认真思考政治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问题,弄清它的思想渊源、核心对象、基本属性及其分析路径等基本维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观察,政治话语分析是以批判性话语分析为基础,兼顾社会语言学与实践语用学的两个支撑理论,三者之间理论范式和分析模型是相互统一的,共同构成了理解政治话语分析的前提学说。作为政治话语分析的核心对象,其问题域是以不确定性为基础的政治概念的本质存疑性,不确定性的合理性构成了政治话语分析问题域的基本要素,其决定了政治话语分析基本属性及其分析路径的形成。作为一种实践性诠释,政治话语分析指向话语主体运用本质存疑概念而构建的政治话语,其既兼顾分析性的话语阐释又要体现评价性的意义批判。在多元化的政治生活世界及其政治话语关系中,基于不同的话语环境而形成的内在要素排列组合选择构成了政治话语分析的分析路径,而政治性分析路径、类型化分析路径以及论证性分析路径已经成为具体分析情境下被广泛利用的基本典范。
  • 亓光
  • 全文[ PDF 1191.0 MB ] 2020.1(5):77-86  共有 1215 人次浏览
  • 娱乐与政治:受众娱乐偏好对网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网民社会意识...
  • [摘要]娱乐是互联网媒介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是互联网媒介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媒介娱乐化长期以来被认为会腐蚀社会资本、进而引发政治冷漠,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消极影响。然而,近年来互联网媒介发展的深刻变化似乎偏离了传统意义上娱乐与政治参与的关系,之前的理论已无法对其进行充分的解释。本文在对2017年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的数据分析中发现媒介娱乐化并未对政治参与产生消极影响,媒介偏好与政治参与呈现出复杂的关系:一方面,娱乐内容偏好对政治参与无显著影响;另一方面,政治内容偏好对政治行动有消极影响,但对政治表达与讨论有积极影响。结合当下中国网民政治参与的信息与政治环境,本文提出更加平衡的受众内容偏好与更高程度的政治参与相联系,平衡的内容偏好对中国网民政治参与将产生积极影响。而互联网媒体中娱乐内容与政治信息的相互融合则是这一研究发现的主要原因。
  • 林奇富 殷昊
  • 全文[ PDF 1596.0 MB ] 2020.5(5):77-90  共有 1347 人次浏览
  • 对“民主失效”与“反对民主”问题的辨析——针对“民主发展=西方化...
  • [摘要]西方民主与非西方民主的道统与治绩之争,构成了当代世界民主发展的重要议题。要实现民主回归其多样性发展正轨的目标,必须在深刻系统地反思“民主发展=西方化”命题的基础上,将民主从其西方单一形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此,沿着非西方化道路发展民主的国家不仅要坚守民主发展可行性的底线,更需要从澄清对西方民主的误解、讲明非西方化的发展趋势、批判西方民主实践与总结“民主化”教训的角度,建构起针对西方民主失效问题的经验性反思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西方民主理论内含中的反民主矛盾,从检讨其在价值导向、议题设置和观点引导等方面所刻意造成的误导入手,建构起针对西方民主反对民主问题的理论性反思维度。由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后发国家民主发展就将不再受到“如何实现西方化转型”问题的误导,从而也为更加聚焦于解决如何发展真民主、好民主的问题创造出全新的理论前提。
  • 林毅
  • 全文[ PDF 2137460.0 MB ] 2022.2(7):78-91  共有 490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治理之道
  • [摘要]马克思主义关于机器体系的论述对我们理解未来的通用人工智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原本是要帮助人类提高治理绩效和解决社会治理问题,然而人工智能的不当应用则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异化后果。要破除异化,就需要让人回到共同体中,成为共同体中的自由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同体的必要条件,而未来共同体则需要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在智能革命中,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交往体现为相互依赖中的冲突与合作。可以预期的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世界性的制度变革会得以发生,而最终的理想世界是每个人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新型共同体。从马克思主义出发的人工智能哲学是一种人本哲学,其强调人文本位、谨慎乐观和民本主义。
  • 高奇琦
  • 全文[ PDF 1487549.0 MB ] 2021.3(6):78-88  共有 718 人次浏览
  • 行政权集中化配置与基层治理转型困境——以县域“多中心工作”模式为...
  • [摘要]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逐渐调整纵向的权力分配结构,试图通过集中行政权,自上而下地塑造基层治理的统一规则体系。然而,行政权的集中与合理化困境,强化了行政体系对政治动员机制的依赖。基层政府逐渐被置于自主性收缩的强动员结构中,不得不应对日益膨胀的治理任务。在此过程中,“多中心工作”模式的启动,重组了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这一模式的形成代表着基层治理体系逐渐走向刚性化,从双向关联国家与社会的多元有机体,日益成为单一对上负责的压力应对体系,损耗了国家在基层的可持续治理能力与合法性生产能力。这表明,国家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时,应当走出行政权过度集中的单一路径,提升行政权的合理化能力,发挥基层政府的自主性与乡村社会的能动性,建构更加多元有效的规范体系。
  • 仇叶
  • 全文[ PDF 1690747.0 MB ] 2021.1(6):78-89  共有 808 人次浏览
  • 公共危机中政治动员运行机制研究——基于2015年以来38个重大公...
  • [摘要]深入探究和解析公共危机中动员体系的建构与运行过程,是优化我国危机动员模式和提高我国应急能力的重要前提。在系统收集2015年以来38个公共危机案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提取和凝练了公共危机中政治动员运行机制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应急目标、组织建设、动员执行以及政绩考核构成公共危机中政治动员的整体框架,这些要素分别扮演着指明方向、赋予内生动力、搭建落地平台以及强化执行压力的作用;四者间互动的内在机理与我国党政关系高度契合,使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中具备强大政治动员能力。未来政府应加快政治动员应急法治体系的建设,将政治动员纳入重大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序列,同时应在顶层设计上将城市群纳入应急管理范畴。
  • 钟爽 朱侃 王清
  • 全文[ PDF 2869671.0 MB ] 2021.2(6):79-96  共有 630 人次浏览
  • 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认同论析
  • [摘要]制度认同对于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基层协商民主基本功能的发挥,有助于降低基层协商民主的运行成本,有助于基层协商民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但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认同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障碍,主要表现为渠道不畅、形式异化、规范性,与法理性缺失等制度正义的困境,以及利益多元化、民众参与能力与资源的不足、社会公民文化的欠缺等所导致的价值认同所面临的挑战。基层协商民主制度认同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积极探寻有效的建构路径。在塑造与彰显制度正义方面,要不断完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程序性和规范性;要将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充分保证民众的合法权益。在培育价值认同方面,要塑造民主政府形象,强化民众对基层政权的认同;提高民众的公民素质,培养合格协商主体;还应该着力发展适宜协商民主实施的社会公共领域,不断积累协商民主制度认同的社会资本。
  • 许开轶 朱晨晨
  • 全文[ PDF 1356.0 MB ] 2018.4(3):80-89  共有 1241 人次浏览
  • 当代功利主义公共利益思想论析
  • [摘要]公共利益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功利主义并不关注公共利益问题,在功利主义视域下,没有公共利益的存在空间。笔者研究发现,公共利益思想始终存在于功利主义理论之中。不过,古典功利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使得公共利益虚构化、边缘化。当代功利主义反思了古典功利主义的理论缺陷,重新建构功利主义的公共利益理论,形成超越古典功利主义的公共利益思想。尽管如此,当代功利主义没有脱离功利主义固有的逻辑窠臼与思想轨道。当代功利主义的公共利益思想在理论基础、基本内容与制度设计上仍存在理论缺陷,并不能真正实现社会共同体的公共利益。
  • 刘舒杨
  • 全文[ PDF 1252.0 MB ] 2020.3(5):80-89  共有 794 人次浏览
  • 适度规模与有效领导:地方党委常委会规模的逻辑
  • [摘要]组织规模是影响组织结构与运行的重要变量。在地方党委常委会的规模与其领导有效性之间,民主集中制是影响地方党委常委会规模的关键因素,也是地方党委常委会实施和实现有效领导的根本保障。地方党委常委会规模及其变迁的逻辑在于:在有效领导原则下,地方党委常委会的规模设定应满足全面性、重要性和灵活性等标准,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即需保持适度规模,但适度规模并非计算可得,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检验;如果地方党委常委会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即偏离适度规模,也就不利于其实施和实现有效领导,从而可能引发地方党委常委会规模的变动和调整。
  • 向杨
  • 全文[ PDF 1448710.0 MB ] 2022.1(7):82-93  共有 537 人次浏览
  • 治理主体行动逻辑的“四维分析框架”——兼论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行动...
  • [摘要]现有治理理论提出各种治理模式,但未解决一个基础问题——治理主体行动的逻辑,即行动的原因机制或来源。这是现有治理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现实治理中主体行动,不能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原因。统观多学科对于主体行动逻辑的研究,可以梳理为两组对立的逻辑,即个体性逻辑与系统性逻辑,一般性逻辑与情境性逻辑。这四种逻辑各有合理性,又各有局限性。对此,吉登斯、布迪厄等做出了弥合相互间对立的努力,但他们的论证基础却存在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治理主体行动逻辑的四维分析框架,试图统一两组对立的逻辑,创新并夯实治理的理论基础。同时,基于四维分析框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行动逻辑演变及趋向,明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行动选择。
  • 李齐 李松玉
  • 全文[ PDF 1684.0 MB ] 2020.4(5):82-94  共有 877 人次浏览
  • 行政升格如何调适府际关系——历史演进、学理类型与作用机制
  • [摘要]将组织或个体从既定行政级别突破常规编制的提升是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中独特的现象,在此被界定为行政升格。行政升格是解决地方政府组织或个体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支持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路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治理实践和政策工具。本文首先从不同维度下行政升格的发展现状出发,提炼其外显性特征与内隐性秩序,并基于其差异化改革趋向和政策扩散过程将其概念化为三种类型:自下而上—试点激励型、上下交织—扩散调适型、自上而下—扩散约束型。进而探究其调适府际关系的独特作用机制:即宏观上缓解府际关系结构性张力;中观上以空间同侪效应激励横向地方竞争、改善纵向府际协同机制;微观上弥合纵向政府间信息不对称,形成相互嵌构的府际关系调适网络。在此基础上管窥国家治理螺旋式上升过程中的适用性、渐进性、务实性和目标导向性逻辑。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展现出中国政府治理借助行政升格这一政策工具的灵活配置,超越韦伯式官僚制的固化,促进府际关系的生机和活力,蕴含独特的中国政治智慧,并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国际化传播与理论化提炼提供新的素材和分析视角。
  • 臧雷振 张冰倩
  • 全文[ PDF 1637165.0 MB ] 2023.1(8):83-95  共有 220 人次浏览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